泉州太平洋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簡介:
泉州太平洋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28日,隸屬于中遠海運集團下屬中遠海運港口投資有限公司,中遠海港口持有82.35%的股份,泉州港務集團持有17.65%的股份。
公司所經營的石湖港區為國家一類口岸,現有萬噸級以上泊位4個,總陸域面積73萬平方米,港外海關監管堆場20萬平方米,碼頭前沿最大水深15.1米。
建設中的泉州港石湖作業區5號和6號泊位工程,為2個合計長度850米的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碼頭后方堆場工程及相應的港池疏浚等附屬工程。該項目總投資15.5億元,在原有泊位基礎上進行擴建,于4號泊位向東側延伸,填海49萬平方米,建設兩個10萬噸集裝箱泊位,形成總長850米、縱深580米的后方堆場,陸域回填采用回填海砂,總工期36個月。建成后配備裝卸機械,包括碼頭集裝箱裝卸橋8臺、堆場龍門吊17臺及其他港作機械,設計吞吐能力120萬標箱/年。該項目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項目,建成后將使泉州港石湖港區邁入年吞吐能力超300萬標箱的大型港口行列,有效滿足目前石湖港區集裝箱吞吐量迅猛增長和掛靠船舶日益大型化的需要。
公司主營集裝箱業務和荒料石業務(含保稅倉儲業務),兼營其他散雜貨業務。目前,國內外知名集裝箱班輪公司已在石湖港區開辟20多條內貿集裝箱航線,航線輻射國內主要港口,外貿近洋集裝箱航線也在不斷加密中。
這里古代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石湖港作為全國最大荒料石進口基地、泉州中心港區,連年躋身中國內貿集裝箱碼頭前五強,荒料石吞吐量居東南亞第一,占印度出口廈門關區的半壁江山。
公司將繼續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董事會的正確領導下,借助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政策春風,依托泉州發達的區域經濟和交通體系,充分利用泉州港豐富的深水岸線資源,引進現代化管理、經營模式以及航運資源,在鞏固發展內貿集裝箱業務的同時,大力拓展國際集裝箱業務,為重振古港雄風不懈努力。
晉江太平洋港口發展有限公司簡介:
于2007年12月28日成立,2008年3月15日正式營運,其中,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持股80%,晉江市晉尚資產運營有限公司持股20%。
秉承精益運營、專業布局的管理理念,公司目前經營1個集裝箱作業區(圍頭港區)和1個散雜貨作業區(深滬港區)。兩港區靠近沿海主航道,常年不淤積,區位優勢明顯,是國家對外開放口岸、福建省的天然良港、晉江市主要出海通道。
圍頭港區已建成1萬噸級泊位及5萬噸級泊位各1個,泊位總長689米,前沿水深-15.3米,水工主體按十萬噸級設計,單個泊位規模位居海西前列,泊位規模及條件十分優越,其中,2#5萬噸級泊位長441米,可減載靠泊7萬噸級船舶;建有集裝箱堆場12萬平方米,配備6臺橋吊、11臺RTG、5臺正面吊及各類配套齊全的港作機械;深滬港區已建成5千噸及1萬噸級泊位各1個,泊位總長467米;建有堆場22萬平方米、倉庫1.5萬平方米,配備門機5臺,龍門吊2臺,裝載機、叉車等各種水平運輸機械數十臺。
公司成立以來,依托海西經濟區建設的契機,積極探索市場營銷新措施,不斷優化生產作業流程,開展精細管理,注重節能降耗工作,制度建設、風險防控、人力資源管理、KPI績效考核、班組建設、創建平安港口等活動持續深入開展,港口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目前,圍頭港區開通內、外貿航線20多條,形成了層次分明、密集有序的集裝箱運輸網絡;深滬港區是泉州港重要的大宗散雜貨集散地,主要開展建材、礦石、鋼材、化工原料、糧食、水泥、木槳、大型設備的裝卸及儲存業務。
面對實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歷史機遇,公司將依托良好的區位條件、發達的腹地經濟、日益完善的港口設施,發揚“敢拼會贏”精神,聚集一切發展力量開拓進取,致力于“創建客戶信賴的現代化港口”。